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

真與假的聖誕節慶祝 (路一46-55)




將近聖誕節,不同人都會思考如何度過聖誕節。大食會是必定項目之一。至於基督徒,我們的慶祝是因三一上主聖子的道成肉身。但為何三一上主聖子的道成肉身就值得慶祝?馬利亞提供了一個理由,她頌揚,

他憐憫敬畏他的人,直到世世代代。 他用膀臂施展大能;他趕散心裏妄想的狂傲人。他叫有權柄的失位,叫卑賤的升高。他叫飢餓的飽餐美食,叫富足的空手回去。 

我認為馬利亞比眾人更有資格說出慶祝聖子的出生,因為她是懷著聖子的生母。那麼,當下問題是:聖子的出生是否使飢餓的有飽餐美食?是否使有權柄的失位?是否使卑賤的升高?單從香港當下的經驗,飢餓的沒有飽餐美食、有權柄的繼續濫用權柄,委任不獲人民支持劉江華擔任政制事務局副局長。若聖子真的道成肉身而我們又接受馬利亞的體會,我們應如何在當下慶祝聖誕節?

還未成為基督徒時,聖誕節只是一個假期,但這假期卻很特別,因為學校會有聖誕派對,同學們也會互送聖誕卡。基督徒與非基督徒都會樂在其中。成為基督徒後,過聖誕節就有很大不同。簡單來說,第一,聖誕節必與教會有關。例如,教會辦平安夜和聖誕節崇拜、聖誕聚餐等。第二,聖誕節是報佳音的好機會。所以,形形式式的佈道會都會在那個時間舉行。

在丹麥和蘇格蘭留學期間,我體會另一種聖誕節,即它是一個家庭節日。在平安日或聖誕節當日早上,不論是否實踐的基督徒,他們都會上教堂。所以,當日的崇拜多是滿滿的,甚至當日崇拜要有數堂。上教堂完後才是戲肉,因為家庭團聚正式開始。在丹麥留學期間,我寄宿在一個本地人家庭。在那年聖誕節前後,我獨自跑去意大利和奧地利旅行,而我的寄宿家庭難以明白為何我不留在丹麥與他們一起過聖誕節,並為我的「流浪」感到難過。查實,我這種以假期心態過聖誕節是香港人的特色。每到聖誕節,旅行社的生意就旺起來,機場更塞滿人。

這幾年,社會對聖誕節多了一點思考和創意。例如,有人提出不去大地產商的商場消費、良心消費、不要將動物成為聖誕禮物,更不要浪費食物等。這些建議含意我們要過一個有責任的聖誕節。奇怪的是,差不多所有教會不會在聖誕節,為那些不合理被各式各樣囚禁的人禱告(其中包括劉曉波和劉霞),並向那不公義的政權說「不」,因為這是破壞聖誕節氣氛。又縱使有教會在聖誕節與露宿者、獨居者和貧窮者度過,但這是少數。那麼,我的問題:不是消費主義奪去了聖誕節的真實意義,反而是教會奪去了聖誕節的真實意義,因為教會的慶祝已脫離了馬利亞對其懷孕的期望。

聖誕節慶祝聖子道成肉身,因祂住在我們中間有恩典和有真理,而這恩典和真理是關乎上主救贖和公義的彰顯。所以,不提和實踐救贖和公義的聖誕節慶祝是虛偽的聖誕節,將得贖盼望化約為個人得救的聖誕節報佳音更是毒藥的聖誕節。社會不會歡迎這樣一個強調救贖和公義的聖誕節,所以,配合消費主義下,聖誕節被去宗教性、去其顛覆性,而換來的,卻將聖誕節變得娛樂性、柔軟性和享受性。可惜的是,教會並沒有為此提供真正的選擇,錯誤地以為講耶穌就是回復聖誕節的本意,而忘記了救贖和公義是講耶穌的核心。當我們常問,教會如何參與在公共時,這實在很簡單,因為聖誕節已是一個教會在公共的節日。教會本身已在公共,問題反而是為何聖誕節的公共變得沒有公共,只有私人。回復聖誕節的公共不需甚麼複雜社會分析理論和公共神學,反而很簡單,就是真誠地慶祝和見證上主救贖和公義的彰顯,並由此反抗一切欺壓人的政權。

聖誕節屬於誰人?它屬於敬畏上主的人,飢餓的和卑賤的.就願今個聖誕節,我們為他們慶祝,透過與他們歡欣和對不公義政權說不,因為上主的救贖和公義要臨在他們身上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